第164章 闻达诸侯朱聿键
奴骑铁了心要突围,明军骑兵围追堵截,差点没拦住。曹文诏不断增兵,调动兵力一度达到了四千骑,真正的十倍兵力,最后又磨到了入夜,才将这伙骑兵绞杀完毕,但也依旧无可避免地有少量奴骑突围了出去。
不过他们的头目却是被曹变蛟斩于马下,不过建奴额真倒也不是泛泛之辈,为了杀掉他,曹变蛟也破费了一番手脚。
这场战役虽然赢了,却拖累了他们的行军速度,使得他们没办法在天黑之前赶到通州,不得不就近找了条溪流,沿岸扎营。此时冰雪将化未化,正午太阳正烈的时候冰会融化一些,到了晚上来霜又会复冻上。将士们将砍来的贼头堆到大车上,然后铲来几锹积雪撒到上面冷藏保鲜。
今夜不好过,建奴擅长夜袭,如今的明军骑兵不是当年明初的时候敢于深入草原犁庭扫穴的明骑了,如今的明军骑兵大都只有依托于城池和车营作战的经验,独立作战的能力堪忧,哪怕是最精锐的关宁铁骑和神枢营选锋也是如此。
有人建议打起火把,趁夜行军赶往通州城,因为他们距离通州已经很近了,但曹文诏并没有同意。先不说行军的路上容易被伏击,要是进城的时候被突袭,连带着城池都会陷落。
曹文诏将哨骑派出去三里,设置明哨暗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许士兵脱甲,所有人头枕着兵器睡。营中熄火,只有中军大帐点灯,火光映照在帐篷上,将整个营帐照亮成橘黄色。曹文诏并不住在帐中,这其实是一个足以以假乱真的幌子。
夜晚的月光很亮,在薄薄的积雪的反射下,将周围的环境照得更亮了。月光之下,五步之内可以看清人脸,五十步外的人影轮廓也可以看出个大概轮廓。
咔嚓咔嚓,窸窸窣窣!
距离明军大营五里外的地方,一支骑兵队伍正在缄默前行,他们穿着厚重的甲胄,面色在月光的照射下惨白惨白的,眼眶黑洞洞,看不清眼珠子,嘴唇红得发紫发黑,好似一张嘴就会露出獠牙来。
带队的是镶白旗主、和硕贝勒阿济格。镶白旗本就是他的,只是被皇太极找借口剥夺,转赠给了多尔衮。如今多尔衮被俘虏,旗主又变回了他。当初多尔衮大意被明军堵在了旅顺,镶白旗损失不小,但主力尚存。
相比于老一辈,阿济格这些新生代对于军功更加的渴求。阿济格也不想随随便便就被皇太极废掉,他至少也要像阿敏那样,就算跟皇太极闹掰,皇太极也需要有所顾虑,而无法对他喊打喊杀。
当初老汗规定的明明是八大贝勒议政,但他们小贝勒的话语权却被剥夺了,连自己的旗军都保不住。
入关以来,明军消极避战,龟缩城池自保,他们苦寻明军主力而不得。他们是喜欢劫掠,但没有将明军主力击溃,这心里就总觉得不舒服、不安心。现在机会来了,他发现了一伙明军,胆大包天竟然敢孤军置身野外。
无论是从争功的角度,还是从报复的角度,阿济格都决心吃掉这伙明军。其实更稳妥的做法是第二天在通州城外设伏,或者通知他的几个哥哥,召集大军合围。但阿济格却等不了了,他要夜袭明军大营,一锤定乾坤!
哒哒哒!
零星几匹战马疾驰的声音响起,这是阿济格的探骑回来了。阿济格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握紧了腰间的佩刀。
片刻后,几名身披黑甲的探骑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启禀贝勒!已探明明军军营方位,就在前方几里外的河滩处!”
“对方防备如何?”阿济格左手掌无意识地摩挲着马鞍,沉声问道。
“回贝勒,明军睡得很死,全无防备!属下探察良久,别说像样的营垒,连巡营的哨兵都没见着一个,营里只有几处零星灯火,估摸着是守夜的在偷懒。”探骑语气笃定地回复道。
阿济格闻言大喜过望,他知道自己赌对了,明军小胜之后果然骄矜自大、疏于防备,并没有预料到他会这么快赶来夜袭。
“传令下去,人衔枚,马裹蹄,随我劫营!”
明军营地,曹变蛟原本只是脸上溅了几滴血,但被他随手一抹,涂得整张脸都是。他一只手提着敲到开裂的三眼铳,另外一只手提着一头建奴探子的尸体。曹文诏见状眼睛一亮,迅速起身,其身边的诸将也依照着早就商议好的结果,迅速散去,带兵设伏。
曹文诏原本只是防患于未然,没想到还是真就等到了建奴的夜袭。他感到兴奋的同时又有些后怕,如果不是安排了哨骑,他们恐怕真的会被建奴给摸到大营下才能发现对方。因为是太阳落山之后才开始扎营,他们的临时营垒搭建的并不结实,到时候还真的有可能被建奴给击穿。
要知道他手中的六千骑其实战力也就那样,能够一对一与建奴捉对厮杀的也就几百人,剩下的只能算是可以骑射的水平,和真正的精锐相比还差着些距离,至少跟关宁骑兵没法比。
他也知道皇帝遣他们来,有练兵的想法,现在京师其实还是有骑兵的,各边镇支援的骑兵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几千骑。
半个时辰后,阿济格的四百护军、两千长甲骑兵在明军大营五百步外立定,阿济格坐在马背上,已经可以看见明军大营的几个小光点。然而此前留守明军营盯梢的探骑却并没有继续返回,按照规定,他们需要每隔一刻钟派一骑汇报敌营近况,阿济格心中有些不安。
曹文诏也有些焦灼,与建奴交锋多年,他也知道建奴不是好相与的。华夏与夷狄打了几千年,就连蒙古人都学精了,更何况是建奴。双方交战,所谓的计谋其实已经没办法发挥太大的作用了,埋伏是很难做到的,很多时候就是硬磨。
阿济格再次派出探骑,探骑回报:没有发现敌营异常,除了之前蹲哨的探骑不见了。
探骑都不见了,这难道还不是最大的异常么?
“啊!!!”阿济格愤怒地仰天大叫了一声,明军营地依旧静悄悄,这下确信无疑了。他不甘心地说道:“有埋伏,撤!”
“都散了吧,各自回营安歇。”曹文诏无奈地说道。
其实他们的布置出了那么大的岔子也实属无奈,只因为他的哨骑派出去的距离不够远,哨骑回禀只留够了他们防备的时间,却不足以让他们设下埋伏。而后建奴又派了盯梢的,他们不把盯梢探子拿下,就没办法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调动兵力而不被发现,最终还是会暴露。
如果敌将是个粗心大意的,那么他们今夜设伏或许能够成功,偏偏对面也是个谨慎的,今晚双方无声交锋一轮,都白忙活了。
“阿哥,要不咱杀一个回马枪吧?”多铎策马赶到阿济格的身边,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阿济格脸上露出意动之色,但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说道:“这明将是个小心谨慎的性子,就算咱们撤军,他们也不可能不提防。”
“听逃回来的奴才说,这支明骑的统领是大明的宗室?!”多铎有些好奇,因为他们在战场上从来没有遇到过大明的宗室。
大明的皇帝胆子小,都不敢像他们的大汗一样亲征,听说大明的宗室也是一群废物,从来不干正事,吃得那叫一个脑满肠肥,反正是比不过他们十几个兄弟。
“下面的人说是唐王的孙子,叫朱什么聿,反正从前没有听说过,没想到明国还能有这样的人物。”阿济格感慨道。
一夜有惊无险,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大军拔营上马继续前行。白天刚刚碰面,对方晚上就能拉来几千夜袭的精锐,说明建奴的主力就在附近,曹文诏也感觉到了棘手。
昨夜好悬没有交战,就算他们设伏,面对敌军精锐,可能也就打个先手,可以用虎蹲炮给敌军制造些混乱,但要将敌军拿下却是非常难的,一个不好,甚至会在提前埋伏的情况下被建奴冲溃。
他们好多次围剿建奴的行动都是这样失败的,明明作为包围一方,却无法将建奴困住,而他们被建奴包围,坚守尚且可以做到,想要突围却很难成功,只能留守待援,如何被建奴围点打援。
朝廷里面的文官老爷们是不会看到他们前线作战将士的困难的,他们只会纸上谈兵,看到双方纸面数字相近就觉得可以赢。每次胡乱调兵,把兵力堆上去就来自信了,却不知道兵力多有时候不能成为战斗力,甚至还会成为拖累。
每每他们被安排出战,考虑到双方实力的不对等,于是上书回绝,能拖就拖,却被认为是怯战!现在好了,至少皇帝跟他们是一条心的,今上相比于先前几位帝,更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建奴的实力以及大明官军的虚实。
阿济格夜袭失败,灰溜溜地返回,他终于舍得将这伙明军骑兵的消息上报给了皇太极。此时的皇太极正率领建奴主力四万骑在通州城下图谋攻城事宜。
入关以后,皇太极的兵力是不断摊薄的,他攻下遵化以后,将遵化作为他这次入关的临时基地,附近的永平、滦州、迁安也各自派兵分驻,蓟镇边墙夺取的关口需要派人驻守,此处最为要紧,若是被明军夺回,来个关门打狗,他们就惨了,所以留守的兵力也不能少,此外还需要派兵劫掠。
四万骑,想要拿下有至少两万兵驻守、城外还摆了个纵深数里的车营的通州城,皇太极一点信心都没有,但他还是来了,这是因为他手里抓了太多的奴隶,多到他都不需要了。
直接放掉他又没有那么好心,全部杀了感觉又有点浪费,倒不如用来消耗一下明军的箭支弹药,还能恶心一下明军,万一通州这里的明军是虚张声势,露出马脚来,他也不介意把攻城变为真的。
曹文诏这六千骑兵不是用来跟建奴大军对抗的,六千人不少了,如果是跟蒙古部落去打,完全可以屠一个中大型的部落了,但是建奴不一样,建奴不是部落,他们已经是一个割据势力、区域性地方强国了。要把建奴看成一个国家而不是部落,建奴是拥有完整的文武官僚体系、税收制度的。
他的兵力还没有建奴一个旗多,而建奴有八个旗,一个旗有八九千,甚至两万兵力,还有附庸的蒙古骑兵,六千骑分分钟被奴骑的人海淹没。
大明太尴尬了,论兵员素质、军纪比不过建奴,论实际兵力也比不过建奴,每个交战区双方兵力对比往往是建奴的人数比明军要多得多,多个三四倍,浑河之战就是明军两三万精锐对战建奴的六万人马。
大明之所以在这种劣势下还能坚持到现在,靠的是迭科技,真就是火器救了大明,然而大明的火器质量参差不齐,明军对于火器这玩意真的是又爱又恨。
他们的任务是化整为零,小股袭扰,最重要的是提供建奴大军的准确动向,但完成这些,他们至少需要有一个稳固的据点,骑兵也是需要休息的,总不能一直风餐露宿、朝不保夕,这样是坚持不了多久的,这样下去损失也会大到无法接受,而通州城就是这样的一个好据点。
通州城很重要,不可不防,但朝廷兵备道官员一致认为,皇太极的攻击目标不可能是通州城,甚至于他之所以跑到通州,就是想玩一出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的计策,想要让朝廷的大军来回奔走、疲于奔命,他好以逸待劳。
得到阿济格的消息以后,皇太极分兵两万去逮这个所谓的唐王孙和他率领的几千明军骑兵,剩下的继续攻城。
通州城下,战争打响,十几万百姓被驱赶着背负砂石去填通惠河,甚至这些百姓本人也是填坑的素材。城上城下的明军警告无效,只能狠下心来射杀填坑的百姓,可是这里可是有十几万的百姓啊,如何杀得完?!
护城河的水都被染红成了血色,守城的士兵晚上睡觉都在做噩梦,厌战的情绪高涨。三天之后,十米宽、五米深的护城河被填平,填下去的是数万百姓的尸体,然而皇太极却并没有继续攻城,而是丢下数万侥幸没死但已经被折磨得快要死掉的百姓,拍拍屁股走了。